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400-654-8760

首页>>新闻动态

【心理科普】你不知道的劳动心理学
2023-05-01





一年一度的快乐五一又来啦!在这里先祝大家五一快乐!五月一日是劳动节那我们就在这个日子里聊一聊劳动心理学吧。




1.什么是劳动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广义上被定义为研究工作场所中的人的科学。

研究的是个人与他的工作活动之间、个人与他所隶属的组织之间、团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重要观点之一就是:通过劳逸结合,发展一个充满活力,高效的工作环境。

活力和快乐从何而来?

研究表明,让人满意的工作与生活其他领域的更大适应力、健康和福祉水平的提高有关。

如果一个人很喜欢他的工作,或者他的工作可以给他极大的满足,那么他将会获得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难以被剥夺的快乐。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工作,只要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游戏、和朋友聚精会神聊天等,多巴胺、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都会大量分泌,使我们感到开心、快乐、兴奋、幸福。这就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你越快乐,越会好好工作;你越好好工作,就会越快乐。

同时,你的积极情绪也会使你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处理其他领域的问题。

比如,一个爸爸工作顺心,回家坐沙发不小心坐到孩子的玩具后,他会和孩子玩一会儿,并收获一段良好的父子关系;如果他在工作中很疲惫或受了一肚子气,坐到玩具后他可能会暴跳如雷,指责孩子“粗心”并教育他一顿。




2. 劳动带来精神满足



在浮躁的时代下,我们有时会觉得生活令人疲惫,会产生厌烦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厌烦心理的产生,普遍有以下一些因素:


● 过高的期望值

● 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 缺少参与精神 

● 缺乏主动性


我们常常将厌烦心理的产生归咎于许多因素:生活找不到乐趣、个人经济状况不佳、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把责任丢给外在因素是最容易不过了,这样我们就不用受什么责备了。

但厌烦心理的最终根源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想要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自己动手,为提高生活质量不断努力劳动,自己动手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们动起来采取措施避免厌倦时,厌烦心理自然也不是问题了,取代而之的会是精神上的满足。

希思兄弟的《强力瞬间》中提到,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许多研究,问员工什么是能真正激励你好好工作的事情,答案中排第一的是“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劳动所带来的结果使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认可”,这种“认可”所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则能激发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是一种心理上的美好体验。




3. 休息能带来更好的前行



但是,我们该如何获得积极的正向循环呢?答案是学会“休息”。

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工作,劳逸结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早在1984年,经管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已经规划出来了选择最佳的休息次数、时间和位置来最大化劳动生产率,使用模型策略的产出比使用自己休息策略的产出高出13%。

现代研究也表明,疲劳随努力而积累,随休息而衰减,工作时长的增加也会带来边际即时负效用的增加。

换句话说,假如工作的第1个小时你能产出10分成果,那连续工作的第4个小时只能产出6分,连续工作的第7个小时只能产出3分甚至更少。

所以,适当的、合理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即使在休息中,你的大脑也没有停止运转。当你专注解决问题时,大脑会进入专注模式。当你休息时,大脑也会进入发散思维模式。

所以,即使你没看起来没在思考,神经元也在默默工作,形成新的联接,大脑依然会在潜意识中不停地思考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时休息看似是停下来了,其实是“以静为动”“以退为进”,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无论是出门逛公园还是在家躺着,无论是春游还是避暑,请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五一劳动节,让我们一起学会休息,学会享受这个假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