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进入了倒计时,回想起当年高考前那段日子:每天紧张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几次模考越考越差;一做题脑袋就一片空白……经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会因考试而感到紧张不安。其中,30%~40%学生表现更为严重。考试焦虑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更会衍生出注意力不集中,拖延症等种种负面症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的,它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学习效率,让人发挥最好的状态。可如果焦虑严重的话,就会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表现为: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睡眠质量差、失眠;考试前紧张不安、记忆力下降、无法静下心看书。家有高考生的父母紧张焦虑有时并不亚于孩子。面对考生的考前焦虑,家长应该先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切莫让自己的“望子成龙”成为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父母应如何给予考生适度的配合,同时缓和自己的紧张焦虑呢?
1、对孩子进行适度引导
当孩子出现焦虑、紧张、烦躁、不自信等各种心理综合症时, 家长先要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试着和孩子沟通,让孩子也稳定住情绪。当发现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应当允许、鼓励、引导孩子适当的做一些放松。
2、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高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家长焦虑的话,那么这种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给考生的。所以家长要做到的是,不要总问孩子复习的怎么样,而是要陪伴孩子学习,用无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拼搏。家长可以选择在晚饭后,带孩子,聊聊天,找一些轻松的话题,可以讲讲笑话,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放松,消除焦虑的情绪。
3、耐心倾听、给予支持
考生考前焦虑的来源很可能是一次模考的不如意,这时家长不要再一味指责,要试着多理解孩子的心情,鼓励孩子考前的每一道错题都是为了高考能减少错误,给孩子一定的考前安全感。如果听到孩子一些比较烦躁的言语表达,或者出现提不起劲,负能量满满的情况,要注意孩子可能仅仅只是想倾诉内心的苦闷,而不一定是想得到您的建议。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地倾听,然后适当地给予孩子力所能及的支持。
4、对孩子合理期待
考前孩子的压力比父母大,因为他们备考了数月,已经精疲力竭,都担心自己高考时发挥失常。另外,每个孩子都知道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和付出,都担心辜负了父母,这是他们压力倍增。父母对孩子高考之所以焦虑,主要是担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前途。当父母坦然接纳孩子的成绩现状,并认可孩子前期的努力,在孩子的成绩范围内考虑大学的层次,不要低估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今后发展的潜力。对孩子给予合理的期待和美好的祝福,为自己解压,也为孩子解压。
5、预约专业心理咨询
当你感到焦虑情绪较为严重,无法自行缓解时,您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师帮助。通过咨询师一对一的沟通和指导,帮您跟孩子缓焦虑力,走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