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400-654-8760

首页>>新闻动态

【心理科普】神奇的心理学效应|鸵鸟效应
2024-07-05



我们在看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会经常发现这样一种场景,当看到比较血腥或者恐怖的场面,我们总是下意识的转过头或者用手挡住眼睛,逃避去看。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或者麻烦的事情时,总是选择去逃避,或者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种行为和大自然中鸵鸟遇到危险时的反应很像。


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击的。

“鸵鸟心态”是蒙蔽视线自以为安全,逃避现实、视若无睹、自欺欺人的心理。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即“掩耳盗铃”。

小张半年前发现自己的身体总是很不舒服总是胃疼,但是他想着去医院太麻烦了,万一检查出来什么问题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于是一拖再拖,直到前两天突然腹痛难忍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医生诊断说再晚一点来恐怕会有生命危险,开始只是胃炎因为不及时治疗疾病越拖越严重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因为本能的防御机制,面对这些压力事件我们很多时间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害怕去触碰问题。但是一直逃避下去,事情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更加的糟糕。



如何改变鸵鸟心态呢?


1、允许自己有逃避的时间

面对压力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或者对抗,此时很容易被情绪所裹挟,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应对和处理压力事件,这时候可以允许自己有一定的逃避和心理缓冲时间,不必要强逼着自己去应对,与其用消极的状态去处理问题不如让自己停下来,拥有情绪的缓冲时间,但是要给自己设置时间缓冲的期限,不能一直消沉下去,一蹶不振。


2、选择合理的逃避的方式

很多人面对压力事件时,选择的逃避方式是手机关机,浑天黑地的让自己打游戏或者追剧,这样非但不会让自己的状态缓解,反而会越来越焦虑和紧张。

此时建议大家可以先睡一觉,找亲近的朋友倾诉聊天,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补充精力,通过沟通谈话的方式让自己舒缓压力,找找思路。


3、勇敢面对问题,将问题细化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解决问题是因为内心非常的惶恐,不知道怎么办,被恐惧的情绪所吞噬和支配,索性就选择了逃避。

这时候我们建议先将害怕和担心的事情都写在纸上,这种方式可以缓解自己的情绪,同时主动去思考,写出面对这些担心的事情应对方式是什么。其次可以将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细化,明确自己每一步需要怎么做,从最容易做的事情方面去入手,一步步的行动,勇敢去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