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周天下午,脑子里就开始充斥各种工作,然后莫名其妙地开始紧张焦虑,导致晚上不想睡觉、早上不想起床,到了周一工作状态也很是不在线。
如果你有这些体验,也许是出现了“周一焦虑”。
什么是周一焦虑?
“周一焦虑”,顾名思义,就是面对即将或已经到来的周一而感到焦虑不安。它是用来描述一种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反映的是人们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下所呈现的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一到周一就疲惫烦躁,哈欠连天,慵懒少言,工作效率低,完全不在状态,还往往伴有焦躁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某网站曾对5000名用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0%的被调查者受到“周一焦虑”的困扰。其中,61.4%的被调查者表示,周日下午想到周末假期要结束了,心情就会很低落,63.4%的被调查者认为,到了周一早上,对要开展的工作感到很无奈。
为何会出现周一焦虑?
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动力定型”,它指的是一种规律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被破坏,容易引起人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反应。
周一到周五,人们遵照固定的节奏,形成了与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到了周末,晚上熬夜白天补觉的作息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到了周一,我们又得快速重建被双休日破坏的生活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神不振、焦虑紧张等不适情绪便会随之而来。
不过,通过人体的调节机制通常会很快将这种焦虑「消化」掉。
如何找回工作状态?
1、积极平和,调适自身情绪
比起逃避,不如承认你正在因焦虑而困扰,但不必因此而自责,试着接纳自我,与焦虑和平共处。适当的焦虑能帮你客观认识你的处境,更好地应对外界威胁。并寻找你焦虑的根源:试着思考:你真正害怕的东西,到底是工作任务?还是人际关系?坦诚地面对自己,才能找到焦虑的根源。
2、转移注意力
研究认为,人们周一觉得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周日睡眠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少了一个小时。实际上,偶尔少睡一个小时,并不会对我们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我们仍然可以出色地完成常规工作,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焦虑。
周末晚上,如果躺在床上半小时后仍然无法入睡,就干脆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干点有助于培养睡意的事情。例如看看书、听放松的音乐,等睡意来了再回房间躺上床,不要看表,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放缓呼吸。
3、提前做好规划
周日下午,很多人会想到周一还有很多任务要做,不免的焦虑起来,很后悔周五为什么没有提前做一点工作。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表示,出现“周一焦虑”的部分原因是担心不能顺利完成第二天高强度的工作。
所以,在周五下班前列好下周一要做的事情清单、抽空尽量完成一小部分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有助于提高对工作的掌控感、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职场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周一焦虑”,如果你也有,请不要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因为绝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样的体验。放松心态、自然对待,焦虑就会减轻许多。